活动11:传承非遗 美育童心

作者:时间:2018-11-02来源: 点击:

传承非遗 美育童心

——让学校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阵地


今日,一群可爱的昆曲娃娃出现在2018年度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大会上。原来她们是来自大儒昆曲社团的儒娃们。

其实昆曲早已在大儒的校园中深根发芽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昆曲这个高雅的艺术。他们与昆曲相知相熟,将这门古老的艺术融入到我们校园中,成为我们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追溯大儒小昆班的历史,还是说到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风雨。目前昆曲团有团员20多名,她们都是从各个年级、班级中选拔出来的艺术骨干,在文化局关工委的关心与支持下,还派出了昆曲等老艺术家来校指导孩子们。在老艺术家的悉心指导下,培养了一大批少儿昆曲演员,他们演出了系列《牡丹亭》系列折子戏《步步娇》、《寻梦》、《游园》,还有《咏梅》、《活捉罗根源》、《枫桥夜泊》、《哪吒闹海》等剧目。

20166月,江苏省昆曲继字辈老演员,纷纷来大儒参加小小昆曲博物馆的揭牌仪式。当他们走进昆曲小小博物馆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唱了几十年昆曲,苏州刚刚才有了昆曲博物馆,而一所小学虽然在只有一个教室大小的地方,也办起了小小昆曲博物馆,向学生们宣传昆曲,昆曲将前途无限。”

大儒中心小学作为首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在推行非遗进校园中努力做到三个融入:融入办学思想、融入校园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使非遗教育实实在在地流淌进师生的血液里。学校充分利用孩子们上下教学楼的必经之路,学校创设了 “苏州非遗”长廊,向学生介绍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学校社团活动也不断向非遗发展。龙灯是苏州百花洲的特色,学生人虽小,舞起龙灯倒是精神抖擞,连百花洲的老龙灯也赞不绝口。学校还开设了京胡、京剧、苏州话、线编、国画等非遗社团,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传承文化遗产,提升学校品味,旨在让学生们在感知、体验中了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