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如何科学防治

作者:时间:2018-01-18来源: 点击:

   近日,流感病例数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那该如何科学预防,把流感病毒拒之体外?尤其是儿童,该怎么办?如果不幸感冒了,如何确定自己是患上流感还是普通感冒?接种疫苗可以一劳永逸吗?

Q: 常见的流感症状有哪些?
A: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发病即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以及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包括咽痛、咳嗽、发热(多以高热为主,一般都是高烧39℃左右)、头痛、怕冷、流鼻涕等;全身中毒症状包括发热,尤其会出现一些高热,以及全身的酸痛、肌肉痛,全身乏力。流感也可能会引起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流感的部分人群里面还会出现并发症,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甚至脱水都可能会出现,对于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会出现某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比如说心脏病的急性发作、糖尿病的急性加重,以及心肺疾患的急性发作等,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会引起住院,乃至需要呼吸机的支持治疗,甚至出现死亡。

Q: 和普通感冒症状有什么明显不同?
A: 最显著特征是发热程度不同,普通感冒一般是由鼻病毒,或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对来说症状略轻,会出现发热,但高热情况不多。其症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而全身症状较少,且病程相对流感(5—7天)短,2到3天就能痊愈。

Q: 流感传播渠道有哪些?
A: 流感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转型患者在传播上有重要意义。
   流感病毒存在于患者或隐性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飞沫(说话、咳嗽和打喷嚏等)、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手帕或衣物)接触传播。

Q: 如何科学预防流感?
A: 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隔离传播渠道等方式,具体包括:
   1、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我国9、10月份是疫苗最佳接种时机)接种疫苗,流感开始以后也有预防效果。成人及8岁以上儿童接种1针,接种剂量为0.5ml。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6月至8岁儿童第一年接种2针,间隔4周,以后每年接种一针即可;其中6-36月龄每针剂量为0.25ml,3岁以上每针0.5 ml。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3、经常彻底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疲劳,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5、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不得已必须外出时,最好戴口罩。
   6、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7、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8、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关闭